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应邀作“名师讲坛”报告

发布时间:2025-06-20浏览次数:10

2025619日下午,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应邀作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名师讲坛”嘉宾,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氢能催化:原理、材料与技术”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化学化工学院胡征教授主持。胡征教授介绍了郭少军教授的简历和成就,并向郭少军教授颁发了“名师讲坛”纪念铭牌。我院多位教师、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郭少军教授聚焦清洁能源转换关键材料,系统介绍了团队在燃料电池催化剂、电解水制氢以及电化学氢化合成领域的研究。通过表面原子排布调控与纳米结构工程,团队成功开发了高性能低铂及非铂催化剂。独特的三维分级结构设计和界面电子效应优化显著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和苛刻工况下的稳定性。在绿氢制备方面,团队创新性地将电解水制氢与高附加值化学品电合成耦合。设计的多功能催化材料与电极结构,可在高效制氢的同时,选择性转化生物质平台分子或含碳小分子,大幅提升原子经济性与能源效率。郭教授强调了多尺度原位表征与理论模拟结合对揭示材料本征性质及反应机理的重要性。团队运用先进原位技术实时捕捉催化剂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结构演变,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阐释催化反应路径与电子转移机制,为材料理性设计提供科学基础。

互动环节,师生就催化剂性能平衡、规模化制备、非贵金属应用前景及耦合系统潜力等提问踊跃。郭教授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深入解答,并分享了能源材料未来发展方向及产学研融合的见解。本次讲坛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郭少军简介:

郭少军,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杰青、北京卓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总体组专家;Energy Lab创刊主编;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化学、材料,2014-2024连续11年入选)、全球前0.05%顶尖学者(终身榜单);致力于氢能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及其CNS子刊50篇。所有论文被引8.5万余次,h指数155;作为科学家代表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科学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获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R1)、首届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与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