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20日,第一届小分子核磁共振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大家的期盼中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国内外首次举办的小分子核磁技术应用的国际研讨会,由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大会主席由郭子建院士、刘买利院士、Harald Schwalbe教授担任,大会秘书为杨晓亮副教授。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国外报告及参会大部分安排线上。
该会议原定于2022年10月27-31日举办,在会议即将举办的前一周,由于新冠疫情而紧急停办,在此期间,美国科学院院士Ad Bax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Christian Griesinger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Gareth Morris等20多位国外核磁专家们对本次会议给予了极大地关心和支持。
5月17日清晨,三位大会主席,南京大学副校长王振林、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朱成建、院长黎书华等嘉宾近300多人齐聚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紫金厅。大会在化学化工学院王伟副院长的主持下于8:00准时开始。
王伟副院长主持大会
王振林副校长首先致开幕辞,介绍了作为主办地的南京大学,指出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有力的物理化学表征手段为有机合成、药物开发提供了便利,在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振林副校长致开幕辞
随后黎书华代表化学化工学院致辞,介绍了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的发展历史以及教学科研概况,指出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在学院有较长期的积累。
黎书华院长致开幕辞
法兰克福大学Harald Schwalbe教授现场发表开幕致辞,表示尽管新冠疫情导致了本次会议的推迟,但现在大家终于得以克服疫情齐聚一堂,交流科学经验。他表示全球变暖和疫情是所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所有科学家应该携手共同克服这些困难,而本次会议的主题——核磁共振技术无疑会在抗击疫情、研究病毒等方面发挥独有的作用。
Harald Schwalbe教授致开幕辞
最后,郭子建院士发表致辞,回顾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表示以动态核极化(DNP)、Pure Shift NMR等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核磁共振技术在近年来蓬勃发展,而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使得传统核磁共振技术在灵敏度、分辨率和效率等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他还特别感谢对本次会议给予大力支持的孙祥祯教授。
郭子建院士致开幕辞
刘买利院士做大会报告
按照预定仪式,8:20是大会集体拍照留念,天公作美,原本预报的雷阵雨也悄悄离去,使得开幕式中重要的一项——拍集体合影留念顺利完成。
会议前两天主题围绕天然产物结构鉴定的核磁方法、核磁技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19F NMR、药物筛选、代谢组学、DNP-NMR技术、定量核磁、小分子核磁共振新方法、小分子结构计算以及小分子与大分子相互作用等,第三天围绕综合运用NMR技术以及RDC和RCSA等手段阐明小分子立体结构主题展开了专题研讨。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英国、瑞士、法国、印度、巴西、西班牙、中国等世界各地10个国家、47位报告人积极分享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中国外报告25个,国内报告22个,国外墙报2个,国内墙报12个,报告人中有4位来自工业界制药行业。大家各抒己见,揭示了核磁共振技术包括仪器、方法等各个方面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美国科学院院士Adriaan Bax报告前线上参会
德国科学院院士Christian Griesinger 线上回答问题
英国科学院院院士Gareth Morris 线上做报告
参会者以年轻学者居多,他们来自国内近78家不同单位:45所高校,21家企业,12个研究所,累计参会人数600多位;国内外线上参会人数约100位。大家纷纷表示本次会议聚焦核磁技术前沿,内容丰富,受益匪浅。
国会中心紫金厅会场
在学术报告间隔,各位专家参观了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楼,核磁共振仪器室,对仪器预约、学生管理、仪器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而后,专家们移步化院旁的香雪海,时值初夏,天气微热,香雪海内绿叶青葱,生机勃发,在热烈的学术交流间提供了些许舒缓。
19日下午6点所有报告顺利结束,南京大学江亚军副教授主持了大会闭幕式,刘买利院士发表致辞。已返回法兰克福的Harald Schwalbe教授、达姆工大的Michael Reggelin教授等13位专家学者也线上参加了闭幕式。刘院士表示本次会议中分享了许多创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这些成果对小分子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买利院士致闭幕辞
(撰稿:杨晓亮,修稿:王伟 黎书华,责编: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