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2025年IUPAC全球女化学家早餐会”南京分会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的35位参会者济济一堂。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郭子建院士,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左景林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戴志晖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为大家致辞,由郑丽敏教授、马晶教授、徐静娟教授和祝艳教授分别主持。
“IUPAC全球女化学家早餐会”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组织的一项面向化学领域女科技工作者的公益性活动,由IUPAC全球的成员单位分别组织,并通过跨国连线、主题分享等活动,共同探讨女性在化学科技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促进全球范围内女化学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与信心。本年度早餐会主题为:Accelerating Equity in Science。在2025年2月11日上午中国地区的“IUPAC全球女化学家早餐会”活动中,有北京、上海、长春、兰州、南京、苏州、无锡、武汉、杭州、广州、香港11个城市参加。各个举办城市通过视频连线和线下主题报告讨论的方式共同庆祝这一全球活动。
本次南京分会活动由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量子材料与信息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女教授联谊会共同承办,汇聚了南京四所高校的知名学者和教师代表,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
在各个城市的视频连线过程中,郑丽敏教授介绍了南京会场的情况,特邀嘉宾郭子建院士、左景林教授、戴志晖副校长先后送上了美好的祝福与新年寄语,同时对女化学家们对社会和家庭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感谢和赞誉。所有与会的老师们也通过视频向全球女化学家致以新年问候。视频连线的各分会场嘉宾们为女化学家在科研单位的占比不断上升而感到欣慰,同时也指出了女科技工作者在研究队伍的组建与科研经费申请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大家继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奋斗,形成合力。
在线下主题报告中,郭子建院士首先向来自南京四所高校的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他指出在近些年来,女化学家在科研领域中已经做出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在未来需要紧跟国家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脚步,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郭院士指出,“当前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都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在加速推动科学领域公平过程中,也需要女化学家们互帮互助,注重人才培养,团结周围的女化学家们一起在科研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后,左景林教授(左)和戴志晖教授(右)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分别做了《金属配合物氮气活化转化研究》和《加强产研融合,推动成果转化》的报告,展现了从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到在工业应用成果转化的重要进展与发展契机,戴志晖教授还倡导女化学家需要根据社会与国家的需求,不断在现实中寻找亟需解决的问题,做到“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特邀报告不仅激发了青年女化学家们在科研中的灵感和挑战难题的勇气,而且强调了不同研究方向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在青年学者论坛环节,丁霖老师(左)、潘荣蓉老师(中)、王敏燕老师(右),分别交流了聚糖原位分析、单细胞器电化学、机制导向的还原偶联反应设计等前沿领域的科研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在为家庭辛勤付出的同时,也在用她们的智慧与执着不断推动着化学的发展,成为化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最后,马晶教授感谢各位与会嘉宾和志愿者对南京分会的支持。本次早餐会在大家的相互祝福中落下帷幕,共同期待着在2026年“IUPAC全球女化学家早餐会”再相聚。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南京地区女性化学工作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推动女性在化学领域的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促进化学学科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马晶、郑丽敏、朱琴
审核:李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