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友

发布时间:2025-03-12浏览次数:308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II)

论(和第三章放在一起)

简介无机化学的前沿问题、新成就、新成果和具有代表性的新领域;新型无机化合物的特点;现代无机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及相关历史。




第三章配体场理论和无机物的光谱、磁性4学时)

 §3.1 配体场理论(1学时)

 1. 在配体场中轨道的分裂:群论推导过程略,主要介绍表3-3

 2. 弱场方法和强场方法:重点讲

 3. 配体场分裂能和点子成对能

 4. 配体场稳定化能:注意LSFE

 5. Jahn-Teller效应

 §3.2 d-d光谱(1学时)

 1. OrgelTanabe-Sugano能级图

 2. 分裂能(Δ)和电子排斥参数(B

 §3.3 电荷迁移光谱(1学时,和§ 3.62学时)

 §3.6 无机化合物的磁性(1学时)

 1. 物质磁性的类型

 2. 磁化率和分子磁矩

 3. 轨道磁矩的贡献

 4. 自旋-轨道耦合对磁性的影响

 5. 铁磁性和反铁磁性:介绍研究现状并举例说明



第四章  无机反应机理4学时+机动1学时)

 §4.1基本概念(1学时)

 1. 取代反应机理类型

 2. 速率定律

 3. 过渡态理论


 §4.2 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1学时)

 1. 配位水的取代反应

 2. 水解反应

 3. 异构化和外消旋作用

 §4.3 平面正方形配合物的取代反应(1学时)

 1. 取代机理

 2. 进入配体和离去配体的影响

 3. 反位效应:重要

 §4.4 电子转移反应(1学时)

 1. 外层反应:Franck-Condon原理

 2. 内层反应:举例说明内层反应机理

 3. 电子转移的Marcus理论

 4. 双电子转移反应

 5. 非补偿反应

 §4.6 催化反应(根据进度选讲,机动1学时)

 1. 酸碱催化

 2. 金属离子的催化

第五章 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6学时)

 §5.1 有机金属化学基础知识(1学时)

 1. 有机金属化学的范畴及其重要性

 2. 主族金属和过渡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不同特点

 3. 配体分类和电子数计算

 4. 金属的氧化数

 §5.2 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1学时)

 1. 概述

 2. 18电子规则

 3. CO的分子轨道和配位方式

 4. Cr(CO)6的键性质及分子轨道处理

 5. Mn2(CO)10的分子轨道

 §5.3 类似羰基的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1学时)

 1. 分子氮配合物

 2. 亚硝酰基配合物

 §5.4 不饱和链烃配合物(1学时)

 1. 不饱和链烃π配合的结构

 2. 成键模型

 §5.5 夹心型配合物(1学时)

 1. 铁茂

 2. 其他金属茂

 3. 二苯铬

 4. 环辛四烯铀

 §5.6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催化(1学时)

 1. 基本反应类型

 2. 实例

期中考试(2学时):根据进度可以用课余时间考试。

习题课(1学时):主要解决习题和期中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第六章 硼烷及其衍生物和过渡金属簇合物6学时)

 §6.1 硼烷和碳硼烷(2学时)

 1. 硼烷的分类和结构

 2. 硼烷结构的核磁共振研究

 3. 碳硼烷

 4. 硼烷的电子结构和分子轨道处理

 §6.2 多面体骨架电子对理论

  1.  Wade规则


 §6.3 过渡金属碳硼烷(1学时)

 1. 合成

 2. 与环戊二烯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比较

 3. 新的研究进展

 §6.4 过渡金属羰基簇(1学时)

 1. 概述

 2. 过渡金属多核羰基簇的结构

 3. 羰基的流变性


 4. 18电子规则及Wade规则的应用(1学时)

 5. 簇价分子轨道法

 §6.5 过渡金属卤素簇

 1. 双核卤素簇

 2. 三核卤素簇

 3. 六核卤素簇

 §6.6 金属簇的反应(1学时)

 1. 金属簇骨架不变的反应

 2. 金属簇骨架改变的反应

 3. 金属簇的本质不变的反应

 4. 金属簇的氧化加成反应

 §6.7 金属簇化合物的催化

 1. 金属簇的均相催化

 2. 金属簇的多相催化

第七章  无机固体化学5学时)

 §7.1 无机固体的结构类型(1学时)

 1. 离子固体

 2. 偏离简单离子结构的固体

 3. 共价固体和混合固体

 §7.2 固体的缺陷结构与非整比化合物(1学时)

 1. 基本概念

 2. 非整比酮酸盐化合物与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3. 钙钛矿锰酸盐的巨磁电阻效应

 4. 无机固体发光材料

 §7.3 无机固体电解质(1学时)

 1. AgIAg+离子导体

 2. β-Al2O3

 3. 稀土固体电解质

 4. ZrO2

 5. 探索新的固体电解质

 §7.4 包含化合物(1学时):简单介绍

 1. 分子包含物

 2. 夹层化合物

 3. 一维管道包合物

 4. 小分子晶格包合物

 §7.5 无机固相反应(1学时)

 1. 固相反应的特点

 2. 低热固相反应

 3. 化学迁移反应



第八章 生物无机化学5学时)

 §8.1 概述(和§8.21学时)

 1. 必需元素与有毒元素

 2. 金属酶和金属蛋白

 3. 金属药物

 4. 稀土生物无机化学

 §8.2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生物无机化学

 1. 离子泵和离子载体

 2. 叶绿素和光合作用

 3. 钙调蛋白

 §8.3 天然氧载体(1学时)

 1.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2. 蚯蚓血红蛋白

 3. 血蓝蛋白

 §8.4 电子传递蛋白(和§8.51学时)

 1. 细胞色素

 2. 铁硫蛋白

 3. 质体蓝素—I型铜蛋白

 §8.5 含铁加氧酶

 1. 细胞色素P-450

 2. 甲烷单加氧酶

 3. 双加氧酶

 §8.6 含锌酶(1学时)

 1. 碳酸酐酶

 2. 羧肽酶

 3. 碱性磷酸酯酶

 4.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8.7 固氮酶(和§8.8§8.91学时)

 §8.8 辅酶B12

 §8.9 与生物无机化学相关的Nobel奖介绍

教材

《高等无机化学》陈慧兰 主编

《高等无机化学》 钟淑琳 四川科技出版社

《现代配位化学》 徐志固 蔡启瑞

《配位化学》罗勤慧等

Inorganic Chemistry (third edition)

Principles of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James E. Huheey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张立德

《中级无机化学》         项斯芬 等,2003

主讲老师

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