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海外学成归国到南京大学工作的120名青年学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工作感悟,表达了弘扬优良传统、担当强国使命的坚定决心。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8日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他们致以亲切关怀、寄予殷切期望。总书记的回信让南大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引发了化学化工学院师生的热烈回应。
习近平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
南京大学留学归国的青年学者们:
你们好!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值此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你们在信中表示,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这些话讲得很好。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
2022年5月18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模范教师、南京大学教授 郭子建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之后,我们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我们要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我们见证了国家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解决国家面临的科技重大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 朱成建
作为一名世纪之交留学归国的学者,学习总书记的回信深有感悟。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四个面向”,转变科研价值观,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将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攻克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担负起科技强国的责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人才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心系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带领化院党政班子,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扎根中国大地,致力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化学学科建设,为建设“第一个南大”作出贡献。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黎书华
在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是对全体南大人的巨大鼓励和鞭策,学院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学院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弘扬我院老一辈科学家戴安邦、高济宇等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营造有利的学术氛围,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求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勇挑重担,为建设“第一个南大”奋力谱写新篇章。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兴华
在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并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和问候,极大地鼓舞了全球30万南大人!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我将深刻学习和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进一步坚持立德树人,引领青年学子尤其是毕业后前往海外学习的学子们,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继承和发扬一代代南大海归学者的报国精神,在学有所成时报效国家、服务人民,聚焦前沿领域和“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南大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王伟
如今,身处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时代,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发奋图强,砥砺前行,将我们的归国梦和伟大的‘中国梦’融为一体,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机化学学科党支部书记 吴雪军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心情激动并深感自豪。细读主席的回信,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内容情深意切,饱含着总书记对我们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亲切关怀,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我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传承留学报国的优良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青年党员 冯福德
总书记在回信中殷切希望海外归国青年学子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自觉追求报效国家、服务人民。能够作为该群体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和鼓舞。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赤胆忠诚、铿锵报国,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强国,筚路蓝缕,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新时代更需要我们赓续科学家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分析化学学科青年党员 黄硕
正值我校百廿华诞的喜庆时刻,收到总书记对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作为一名归国人员,我心中倍感自豪和振奋。在信中,总书记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先进事迹为我们确定了榜样,指明了方向,希望我们能在留学归国以后,扎根岗位、服务人民、报效祖国。老一辈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时代是最艰苦和最困难的,但他们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成就,这才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更好的时代。海外留学期间,我分别在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有过不少见闻体会,发自内心认可总书记在信中所提到的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要求。我也在完成了国外的学业工作后立刻回国,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建设祖国的队伍。在回国工作的七年时间中,我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为教学科研工作的根基,用自己在国外所掌握的前沿科学技术努力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努力奋斗。此外,在回国工作中,我也主动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已于近期获得批准转为中共预备党员,借此进一步督促自己思想意识水平的提高,并全方位督促自己的进一步提升。在此,感谢总书记的来信和关怀,请总书记放心。
研究生辅导员 闫小娜
在南京大学百廿校庆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作为一名南大人备受鼓舞,心潮澎湃,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将个人追求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紧密结合在一起,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鼓励学生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为建设“第一个南大”贡献青春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南大智慧!
研究生辅导员 王一晴
习总书记给我校归国留学青年学者的回信令我备受鼓舞,这是党中央对我校青年人才的重视关怀,也是对我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应大力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向学生传递爱国底色和报国信念,鼓励他们在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引导学生立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归国后为国家攻克“卡脖子”技术壁垒,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科生辅导员 朱青
在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情怀和成绩给予肯定,并勉励他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基础学科的学生工作者,我将在讲好形势与政策课、开展高质量主题班会方面下功夫,发挥思政课讲道理的作用,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我也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好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提升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辉煌。
2019届博士 张目亮(现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做博士后)
身为南大学子,看到习总书记在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给予的回信,虽然当前在异国求学,读后依旧是热情澎湃。在海外首先祝福母校生日快乐,发展越来越好,为祖国源源不断输送更多的人才。看到习总书记的殷切寄语,身在异乡的我,更是倍感亲切、温暖和鼓励。无论身居何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作为一名海外学子,在国外留学最好的报效祖国的方式就是等到学业完成的时候,把国外的所见所学所得,化为己用,待回国之后,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9届硕士 胡显韬(现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南京大学百廿华诞,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给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这不仅是对归国学者的谆谆教诲,也饱含对海外学子的殷切期望。阅信罢,想起临行前的家宴上父亲对我说‘读完书一定要回来’,我回复说‘一定,因为我是党员’,父亲接着说‘不仅如此,还因为你是炎黄子孙,你有责任学成归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也许是见惯了慈祥的父亲,这突然语重心长的嘱托令我肃然起敬难以忘怀。祖国没有忘我,我们也不忘祖国,这份血液里流淌的家国情怀在出国后愈加浓烈。每每南京大学全英校友会聚会上,大家总能谈起国内近况,归国计划与未来打算。尽管大家学业工作繁忙,国内疫情爆发仍揪人心弦,校友会成员自发组织筹集捐款,采购物资,打通渠道支援国内抗疫一线,一呼百应的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全英384位南大校友对祖国炽热的爱。生逢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有责任心系‘国家事’,肩抗‘国家责’,我们有信心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祖国就在那里,家就在那里,待我学成归来。
2020届本科生 关博珩(现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回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党和国家对留学归国青年群体的殷切期望。作为仍在海外求学的南大毕业生中的一员,正如信中所讲,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在艰苦卓绝的早年间,尚有前辈科学家们凌霜傲雪,为我国如今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何况逢时而生的我们,自当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当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学成归来后,我将矢志不渝地为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0届本科生 牟宇(现在美国波士顿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作为曾经的南大化院人、现在在国外求学的学生,我要向这些矢志报国的老一辈科学家们和新青年学者们致敬和学习。国家的科技发展正是靠着这样一代代人的努力来实现的。虽然我们国家的科技事业已经有了老一辈科学家、工学家们奠定的坚实基础,但还迫切需要新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在外读书的这段日子频频看到母校在国外顶级科学杂志上以第一完成单位的身份发表论文,我也感觉非常自豪和高兴,这是南大科研成果科学性和创新性的集中体现。在未来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我也可以像这些青年学者一样参与国家科技建设,能够在国内的科研平台上发光发热,同时为国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贫富强弱,和国民知识水平的高低是成比例的。”民族复兴不但要依托科技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来实现,更要依靠国民智慧的共同提高。科研工作者本质上从属于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除了努力实现科技成果上的重大突破,还应以培养青年学生为己任,来帮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祝母校120周年生日快乐!
2019级博士生 刘瑶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广大归国青年学者的关心,也是对“留学报国”精神的肯定和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多次给中国留学人员回信,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和信任。作为一名即将赴日本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南大学子,习总书记的话语让我更加明确肩上的担当与责任,坚定了我刻苦奋斗、留学报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2019级硕士 谢兆轩(即将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
习主席在回信中提到留学青年要弘扬留学报国的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我作为一个即将出国的留学生感受到非常振奋。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走向一个全新的伟大时代。在外漂泊时,祖国给留学青年创造了坚实的后盾;学成归来时,祖国为归国学者们提供创造与奉献自身价值的平台。我想正是报效国家的信念支持着一代代留学生在外奋斗与拼搏,正是这一代代归国青年为祖国的发展与崛起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019级硕士 李锐(即将赴法国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留学)
有幸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当前的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当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名海外留学人员,我深切的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感到骄傲,也暗自下定决心,学成归国后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目前在法国致力于对光伏、电池和储能等国家重点关注领域的研究,回国后将努力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升级和创新,摆脱发达国家的掣肘。作为南大的学子,我们自当以程开甲等先辈为榜样,践行‘嚼得菜根’的校训,不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希望!
2018级本科生 纪华剑(即将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在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这一代留学青年肩负的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南京大学拥有留学报国的优秀传统,作为南大留学人群中一份子,我立志要以国家事为己任,时刻保持文化自信,展现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2018级本科生 程一洵(即将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留学)
习总书记对南大留学归国学者的寄语令人感动且振奋。我们这一代学子生逢盛世,强大的祖国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我们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与祖国的亲切培养紧密相连。作为一名立志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南大学子,我将继续秉持“科研创新为国为民”的初心,牢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在海外深造中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在学成归国之后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尤其是新型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个人的贡献!
2018级本科生 李雪蒙(即将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五月十八日,习总书记回信勉励我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总书记鼓励我们“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读了总书记的回信,我非常激动。作为即将出国的青年学生,我也要学习前辈们“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18级本科生 江振玮(即将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热血沸腾,我将以李四光、程开甲等科学家为榜样,在国外学习知识,然后学成归国报效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心力。最后,再次祝福母校南京大学120周年生日快乐!
2019级本科生 李一潼
在南京大学一百二十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南京大学归国学者,勉励归国学者像前辈学习,将海外学习到的先进科学技术引进国内,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新时代即将出国留学的南京大学一份子,我将牢记嘱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心系祖国,立志日后科技报国。
2019级本科生 路舒雅
作为南大青年学子,在百廿校庆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备受鼓舞。原本就计划要出国深造,老一辈科学家的榜样与总书记的回信更使我坚定了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决心。
2019级本科生 刘泽涵
在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给南大留学归国的青年学者回信,赞扬了留学青年心系祖国、回国投身科教事业的决心。中国青年留学归国是责任所在,是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体现。在海外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之后,回国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辈义不容辞。
2020级本科生 温昌炼
总书记的殷切教导,让我们南大青年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生逢伟大时代,我们当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负笈他乡之时,我会努力学习,讲好中国故事;学成归国之际,我将勤奋钻研,推动科技创新。